现货库存,2小时发货,提供寄样和解决方案
热搜关键词:
作为中国汽车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,纳芯微积极参与了《汽车芯片专题技术路线图3.0》的编制工作。纳芯微技术专家方舟(专注于驱动芯片领域)与谢奔(磁传感器领域)受邀担任专家组成员,共同探讨并制定了车规级传感器与驱动芯片等关键领域的技术方向、发展目标及标准框架,为推动国产汽车芯片产业的发展贡献了宝贵的行业洞察和技术实践。
在驱动芯片领域,《路线图3.0》明确了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——向高性能、集成化、高可靠性与高安全性演进。特别是在栅极驱动方面,关键技术趋势包括提升驱动电流能力、提供智能驱动电流调节以及增强共模瞬变抗干扰度。工艺技术上,垂直MOS工艺、垂直BCD工艺和车规耐高压工艺将是重点攻关方向。预计到2040年,通过设计与工艺优化,桥驱与高边导通内阻将进一步降低,全面支持48V系统的需求。
纳芯微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。截至目前,其栅极驱动产品累计出货量已超过11亿颗,其中约3.9亿颗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,广泛覆盖电驱、OBC/DCDC等核心系统,在国内电驱市场份额中占据首位。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纳芯微在技术创新上的持续投入,也彰显了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

在磁传感器领域,《路线图3.0》强调了技术发展的几个关键点:采用先进制程、实现多功能集成、追求低功耗与高精度,并向智能化迈进。例如,集成式电流传感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,将致力于突破高性能补偿与封装技术。预计到2035年,超低阻抗封装及应力、相位补偿优化将取得实质性进展;而到2040年,多芯片封装能力和功能安全水平将进一步提升。
纳芯微在磁传感器领域同样表现出色。截至目前,其磁传感器累计出货量已经超过20亿颗。2024年完成对麦歌恩的并购后,纳芯微进一步扩大了产品线,涵盖了霍尔效应、AMR(各向异性磁电阻)、TMR(隧道磁电阻)等多种技术路线,产品广泛应用于轮速、角度、电流检测等关键场景,并已在多款热销车型中实现了量产装车。这标志着纳芯微在国产厂商中的领先地位得到了巩固。
秉持“开放共生”的产业理念,纳芯微不仅通过参与标准制定、产学研联合攻关与行业交流来促进汽车电子芯片的国产化,还发布了《汽车电子解决方案手册》《产品选型指南》《栅极驱动手册》等一系列资料,系统地展示了其在传感器、信号链、电源管理等领域的产品布局。这些举措旨在帮助客户更快捷地找到适合自身需求的解决方案,加速智能电动汽车的创新落地。
从深度参与到《路线图3.0》的编制,到构建涵盖汽车电子全场景的系统方案,纳芯微正在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向高效、低碳、智能化方向发展。随着全球汽车行业向电动化、智能化转型的步伐加快,纳芯微正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,为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,共同打造更加安全、绿色、可持续的汽车新生态。
太阳集团网站游戏代理销售纳芯微旗下全系列IC电子元器件,为制造业厂家的工程师或采购提供选型指导+数据手册+样片测试等服务。如需纳芯微产品规格书、样片测试、采购等需求,请加客服微信:13310830171。